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台灣民間信仰文化興盛,如漢人移民信仰、原住民祖靈信仰等,皆有不同的宗教與文化脈絡。

面對未知病毒的不安,以及生死的恐懼,疫情下的人心藉由民間信仰找到力量,依託於神明、家將或是儀式,以求消除瘟疫之災。 

自疫情升溫以來,各類宗教集會活動暫停辦理,許多大型傳統儀式也相繼延期或取消,以往受到世界矚目的宗教盛事-3月「媽祖繞境」,在2020年也因疫情暫緩,不見昔往大型祭祀、進香及出巡等熱鬧景致。眾多宮廟的科儀文化也找到新的秩序,藉神明口吻提醒信徒勤洗手、時刻防疫,共同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厄。 

從台灣各式信仰的影像紀錄與宗教物件,可以重新思考民眾在「戰疫」中如何找到精神寄託,尋找日常生活新平衡的依歸,這些故事也交織出庶民信仰紀行。


480x480-1

COVID-19疫情擴散期間,島民憂心忡忡,社會亦惶惶不安,許多人紛紛寄託於民間信仰科儀文化,誠心祈求疫情瘟災盡快平息,恢復祥和安定。

從富而多元的信仰型態,觀看疫情下的人心,可以理解臺灣多元族群融合互動,以及斯土斯民的在地認同,不論是哪一種信仰,在共同患難期間,都展現了包容知恩的情感。

480x480-2
疫情升溫期間,島內各類宗教集會活動紛紛暫停辦理,許多大型傳統儀式也相繼延期或取消,島民以不同視角的觀察,透過鏡頭記錄各類公告,探討疫情之下人心與信仰之間的新關係,有些儀式只是暫時缺席,然而信仰中所教導的德行與大愛,卻未曾消逝於臺灣人日常。